郑州·博物馆新馆
中建三局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709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49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210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局部三层),建筑高度67.797米。
秉承“中华之中、黄帝之冠”的设计理念,以弘扬中原黄帝文化为切入点,凝练郑州地域特色,将象征黄帝文明的“冕冠”作为设计原型,同时引借聚宝盆的形象语言,提炼出刚劲有力的曲线动势,生成建筑主体形象,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博物馆,展示出中原7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709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49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210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局部三层),建筑高度67.797米。
秉承“中华之中、黄帝之冠”的设计理念,以弘扬中原黄帝文化为切入点,凝练郑州地域特色,将象征黄帝文明的“冕冠”作为设计原型,同时引借聚宝盆的形象语言,提炼出刚劲有力的曲线动势,生成建筑主体形象,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博物馆,展示出中原7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
就是由各种传感器等智能硬件构成,主要用于施工现场数据的采集。
就是将前端感知层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显示处理。
本地管理层的数据实时的上传的智慧工地云平台,在云平台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以折线图等方式显示,助力决策层决策。
智慧工地云平台处理过的数据通过移动物联网技术推送到智慧工地APP,决策者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施工现场情况和数据来决策。
借助智慧工地建设,加强品牌建设
数据信息采集 ,满足项目目标监控和科学决策
项目软硬件应用集成,统一展现,一目了然
提高工作效率 ,坚决不增加工作量
项目联合BIM技术探索智慧工地技术应用,采用品茗智慧工地云平台,确保工期、劳务、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全覆盖,大力推动绿色施工新技术创新应用。
建立智慧工地指挥中心,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充分发挥可实施的智慧工地措施,利用BIM、云、大数据、互联网及物联网等科学技术,满足项目建造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环保管理目标。
价值
经过测算,帮助项目进度提前 2%-5%,项目成本降低 2-5%,实现项目精益化建造、智能化管理。
运用实名制卡对现场施工人员信息进行采集,实现了对人员的考勤、培训及生活等管理“一卡通”。系统同时与银行对接,开设专户,通过考勤数据比对,建立工资发放台账,实现工资点对点发放。政府主管部门、公司、项目对发放记录通过系统进行有效监管。
价值
截止目前,项目对累计超过1300余人、累计5000余万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劳资纠纷明显减少。
通过塔机防碰撞系统、吊钩可视化监控、施工升降机智能监测、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智能监测系统、手持系统等,确保施工过程中行为安全可控,施工现场环境绿色达标,并建立设备维养护提醒体系完成日常检修,及时维护设备。
价值
确保了施工现场建造工程安全、高效运作,保障工地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集成式智慧安全体验馆,并建立完善的入场安全教育流程,所有入场工人必须进过体验式安全教育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VR安全教育体验中心,通过模拟不同施工阶段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场景,让体验者可以走进真实的虚拟现实场景中。
价值
通过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让体验者得到更深刻的安全意识教育以提升全员的生产安全意识水平。
利用BIM5D安全检查系统,基于工程BIM模型进行安全问题的收集和追踪,将总包项目管理人员和各个分包队伍负责人均纳入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流程体系。
移动巡更系统通过在手机端APP移动巡更软件,实现对重大危险源每日监控,对检查情况实时上传至网络云端,可同步在智慧工地云平台中建立移动巡更点,查看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情况。
价值
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帮助施工单位更直观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与自发性。
扬尘治理智能化联动监控,通过智能扬尘噪音监测仪,同步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网络云端,并在平台中实时显示,可查看扬尘今日环境监测详细数据(包括PM10、PM2.5、噪声、温度),并设有阈值,若超过阈值将会自动联动项目喷淋降尘系统,实现联动的自动喷淋降尘。
智能水电监控,通过在生活区安装智能电表及水表,实现水电资源自动检测,并可通过限额、限时供电,有效管控生活用电浪费现象,数据每月自动统计上传至网络云端,生成用电、用水数据图,并对异常耗能进行实时提醒。
价值
优化工地施工、生活环境,保障各信息实时传输,便于集中管控。
通过采用高支模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轴压力、位移和模板沉降观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通过采用深基坑监测系统,实现对基坑水平位移、沉降、应力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并实时上传数据;通过拉力传感器和数字显示仪,实时监测料台承载。
价值
避免人员涉险,防范事故与未然。
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将继续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大胆探索和创新,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加强“智慧工地”云平台的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员工熟悉和掌握系统的运用,促进和推动公司智慧工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们对智慧工地的应用尚处于探索及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借鉴吸取其他优秀单位好的经验及做法,提升整体智慧工地的水平。
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正逐渐朝物联化、智能化发展,我们项目作为试点已取得了不错的实施成效,最终目的还是全公司、全行业的智慧工地的普及,后期还需在智慧工地建设中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手段,提高全员“智慧”意识,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